曾国藩第六代嫡孙曾樾:聚焦“土著民”▲闪亮登场
"土著民精选集"之《四季恋歌》《诗酒趁年华》▲寻找最铁的你这是土著民第次与您相遇配图来自网络又到清明,青草葳蕤,杜鹃如火,谨以此文怀念我的爷爷。——题记忆爷爷文
胡蝶
奶奶说,爷爷一生未打骂过孩子。
奶奶说,他和她六十年的夫妻。
爷爷生于民国十六年,享年八十八岁。那个年代想必是兵荒马乱的日子。经历过苦日子的老人,格外珍惜后来的和平日子,也格外惜物,他用过的桌子,比我的年龄还长,修修补补,舍不得扔掉。
爷爷熟读古书,儿时的我们就是在他的《七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的口述故事里,学会了分辨善恶,也领略了中国古典传说的神奇。一本本经典的古典文学名著,他可以翻来覆去看上好几遍,线装书的书页翻至松散,纸面发*。
爷爷还会古老的手艺——打铁,据说年轻时还带了一群徒弟。他会修族谱,我们家乡的胡氏宗谱,就是他与一些热心人士组织整理成册的。在我儿时,爷爷总是一脸慈祥的笑容,高鼻大眼,宽宏大度,不动怒容,很少对别人摆过什么脸色,一生雍容。在我长大后的冬天里,弟弟说他有时候坐在老屋子里边数着日历,哪天又“立冬”了,哪天又“霜降”了……经过霜的白菜特别清甜,奶奶做的面条比“火铺”(即饭铺)里的还好吃,“猫鱼豆腐”(豆腐乳)特别香。对天地万物的珍惜,对时令蔬果的欣喜,是我们童年和爷爷一起分享美食的记忆。
爷爷有时候跟我们“翻古”,我们那一片地叫“尚仁堂”,据说原来是一家地主还是富农身份的先祖在此居住,房子外面是围成半月形的高高的围墙。有扇门专门管进出的,叫槽门口。如果门不开,就要从围墙边缘到正大门之间的水塘边游泳游过来。爷爷说,曾国藩与这里的某一辈的先祖是亲家,每次省亲时,从山上放下几百条的野狗,做成宴席。想来乡下地区的地主家里,并没有狗肉不上正席的窠臼,而是真豪士之风。“那个热闹啊,几百条野狗从山上放下来……”爷爷的话往往引起我们对那个年代的美好遐想,以及油然而生的自豪。
农村的日子苦尽甘来,最苦的却是儿孙满堂却大多不在身边,然而他经常自豪地说,我们孙辈里边(我的爷爷这边我们有15个表兄弟姐妹)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大学生或研究生,个个“在行”。
我一直以为爷爷和那个年代的许多老人家一样,或多或少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打从我有记忆起,从未有过这样的时刻。儿时,他说我读书年年考第一,是出于“自尊心”。他理解小女孩的心思,因为我是女孩子,讨厌农村的“重男轻女”观念,在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拼了命地希望靠好成绩证明自己,以不让别人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儿就看轻了自己。
有一年冬天,我咳嗽得很厉害,有天爷爷揭开一个铁锅,里面是一碗炖熟的冰糖雪梨。爷爷说,把它吃了。小时候自当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从未对他亲口说过一句“谢谢”,记忆中的模糊印象似乎也在提醒我,爷爷一直都在关怀我们。
现在想来,他在我出发那天的不舍的泪光,竟成为我一生难以忘却的回忆!清早我跑到他和奶奶的屋子里去告别,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我静静地看着他,他没说一句话,只见有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老人家的脸滚滚落下,那是我长大第一次见到爷爷为我流泪,他竟然如此舍不得我那天的出发!冥冥中似乎老天知道一切,那竟是他生前,我最后一次见他,自此人生长恨水长东。
奶奶告诉我,我出发那天晚上,爷爷翻出我多年前放在家里抽屉里的一打荣誉证书,看完后不停地跟奶奶说:“蝶妹姬当真有出息啊!”宽怀的是,我也给他带去过一丝丝的欣慰。
我最后一次看见爷爷的遗容,与生前没有两样,慈祥周正,似乎在说,我放心啊,你们不要难过。爷爷走过八十八个春秋,留给我们的慈爱是人生中永远的温暖光辉!
逝去何所在,托体同山阿。青山不语,白云悠悠;心香几缕,感缅恩佑!
作者:胡蝶,暨南大学文学硕士,我有一支笔,带你看红尘!以文字修身养心!胡蝶文章:1、古楚语双峰话里的韵味2、总有一句话道破人生摒弃"顶端优势",才能光芒万丈!3、我们为什么热衷于讨论体制4、站在我人生起跑线上的那个男人5、有种现象,叫做双峰的女孩6、遇到好老师,是人生开挂的必要条件7、赶考:去赴一场春天之约土著民乡土
文学
生活
记忆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扎根乡土留住乡音传递乡情守住乡愁合作/投稿:toozo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