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整形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酒味相投李白的偶像是酒鬼忘年交是
TUhjnbcbe - 2022/10/13 21:15:00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白癜风患者能用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5336.html

你知道李白的偶像是谁吗?啊!李白,“诗仙”李白竟然有偶像?没错,李白也追星,李白的星是陶渊明。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这是元好问对陶渊明诗的评价,陶渊明诗歌的“纯”与“真”让后人对他推崇备至,甚至成为李白的偶像,我觉得这和一样喝的东西离不开,没错,就是酒。

听老师这么说,临近期末考试的你是否也有想喝一杯的冲动,说不定成为第二个陶渊明呢?哈哈!这酒可是不能随便喝的。现在老师给你讲讲几位喝酒大师的奇闻趣事吧!

陶渊明——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大多与酒结缘,陶渊明也不例外。他不仅喜欢喝酒,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量写饮酒诗的人。他写《饮酒》二十首时,更是无酒不成诗。据说,陶渊明写完第十九首饮酒诗以后,家里的酒坛全都空得底儿朝天了。

一天清晨,睡梦中的陶渊明听到有人敲门,披上衣服出去一看,原来是隔壁的老汉正捧了一坛新酿好的酒站在门外。还没开坛,陶渊明仿佛就已经闻到了那醉人的酒香。他赶紧把客人引进家门,两人相对而坐,准备好好地喝上几碗。

陶渊明急不可耐地倒出一碗酒,浅*色的酒液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叫人垂涎三尺。但是刚酿好的新酒,液面上还漂浮着一些酒糟,需要过滤后才能饮用。陶渊明急忙去找漉酒巾,可是半天也没找到。一挠头,忽然想起头上束发的葛巾,于是计上心来。他把葛巾拿下来蒙在一个空碗上,然后把酒倒在葛巾上。滤完酒后,陶渊明掸了掸葛巾上的酒糟,再把它重新围在头上。这时,葛巾上也飘逸着袭人的酒香,这股香味,经过鼻子,一直沁入陶渊明的肺腑里。他不禁得意地说:“这个法子好,不仅能喝酒,还能闻酒香!”接着,端起那碗过滤好的清酒,一饮而尽,顿觉神清气爽,挥笔写下《饮酒》诗的最后一首。

贺知章——金龟换酒醉酒落空井

在古代圣贤当中,李白爱饮酒是出了名的,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作为李白的伯乐,贺知章也非常喜欢饮酒,甚至在饮酒之后,骑着毛驴儿落入了枯井之中,不免让人感到唏嘘遗憾。

唐天宝元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紫客去浏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当时的李白还没有什么大名气,而贺知章不仅职务高,还是太子李亨的宾客,很受玄宗皇帝的器重。

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仰慕,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其时,贺知章年逾八十,见到同样也具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的李白,一见如故,于是干脆就近找了一家酒店,进去摆酒叙话。

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莫非是仙人下凡?”贺知章为诗里面奇特的想象、不凡的构思震惊,他望着李白,大加赞叹,诗逢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把李白赞为“谪仙人”,李白后被称为“诗仙”就是由此而来。

在酒店里,两人只顾着交谈,当店小二来要酒钱时,两人一摸口袋,却发现都没有带钱。贺知章略一思索,有了,顺手去解随身佩戴的那个金龟,要当作酒钱。

李白知道金龟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标志官员品级的东西居然换酒喝?要是被皇帝知道了,恐怕都得治罪!李白紧张起来,急忙阻拦。

酒逢知己,千杯不够!贺知章豁达率性,年纪也大了,早已看淡仕途,怎么会在意腰间的“金龟”呢?他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与仙人结友,可要喝个痛快!区区金龟哪能妨碍我俩一同享乐呢?”于是毫不犹豫地解下了“金龟”,递给店小二。

两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后来,贺知章向皇帝推荐李白,皇帝也已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学士。

李白是“诗仙”,而贺知章人称“诗狂”,虽然年龄上相差了四十二岁,贺知章已经知名诗坛,李白还是个小有名气的后辈,但共同的志趣爱好、秉性气质,打破了年龄的差异、地位的界限,成为忘年交。这就是“金龟换酒”的故事。

后来贺知章去世,李白独自对酒,怅然有怀,想起当年金龟换酒,便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

因为爱饮酒的缘故,贺知章整天都是晕晕沉沉的,尤其是与好友相聚之后,贺知章骑在白马上摇摇晃晃,让人看上去仿佛乘船一般。也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贺知章一不小心落入了一口枯井当中,而他本人似乎毫不在意,居然在里面躺了半天。

家人寻了半天未果,最终却在枯井当中发现了贺知章,他仍然睡得津津有味,也让众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其实贺知章也挺无奈的,自己偶尔放纵了一下,居然还被史书记载了下来,而平日里的自己,还是非常注重形象的,毕竟自己也是一位儒雅的老者。

李白——酒中仙人

说起唐代诗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李白。清代诗人赵翼就说过“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的诗歌不仅能得到文人墨客的欣赏,普通老百姓也都十分喜欢,甚至连三岁小儿也能咿咿呀呀背上几句。

李白嗜酒如命,酒是李白诗歌灵感的来源,杜甫曾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李白无酒不欢,有时与友人开怀畅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时独自一人,就在月光下自斟自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陶醉其中。李白亦自诩为“酒中仙”——的确,他因诗而成仙,也因酒而成仙。

李白醉酒戏高力士的故事历来被大家所津津乐道。李白到了翰林院后,别的事都能克服,唯独这喝酒的嗜好改不了。只要翰林院没事,他就跑到外面喝酒,翰林院的主管也管不了他。

一天,唐玄宗叫乐工写了首新曲子,要李白来填词。太监到翰林院去传李白,翰林院主管说:“李白不在,您到太元酒店找,准在那里喝酒!”

果然,李白在那里已经喝醉了。太监到他面前向他传旨进宫,他手一挥,说:“李白喝酒赛神仙,今天我就要在这喝酒,哪里也不去!”太监一看,真醉了,可怎么交差啊!一边赶紧用凉水给他敷脸让他醒酒,一边用轿子把他抬进了宫。李白这时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但他装成全醉。因为他不喜欢做御用文人,也不愿见了唐玄宗下跪,喝醉了,就可免了。唐玄宗说:“朕这里有一套曲子,没有词,你把这词给填上,填不上不许回去!”坐在地上的李白一听,心想,这好办。正待起来,猛然看到旁边站着的奸臣宦官高力士。李白平时听说过这个人的许多劣行,心想;今天整治整治你。于是他把脚一伸:“把我的靴子脱了!”高力士平时趾高气扬惯了,现在一个小小的翰林官竟敢叫他脱靴子,简直气昏了。

不大一会儿,李白就把歌词《清平调》六首填完了,唐玄宗非常满意。可高力士恨得牙根痒。

张旭——疯癫的书法家

张旭一生洒脱不羁,才华横溢,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他跟李白一样,都非常地喜欢饮酒,甚至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

他常喝得大醉,然后呼叫狂走,而他很多幅字都是在醉酒之后写出来的。有一回张旭喝多了酒,突然特别想要写字,可是手边只有墨,没有宣纸。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也不能轻易修剪,即便是男人也留着长辫子。张旭灵机一动,用手抓住饱蘸浓墨的长发,一笔狂草,满壁纵横。那是酒与书法的狂欢,线条的舞动如风,如龙,如疾驰的野马。一篇洋洋洒洒过后,张旭酒劲上来,昏昏睡着。

张旭酒醒后看到自己的书法,竟不敢相信是自己所写,以为是神仙下凡所作呢!

从此之后每逢饮酒,张旭总要试着用头发写字,这也成为了他一项独特的能力。在唐朝时张旭的字就已经价值千金了。而且张旭的仕途也很顺遂,在朝中颇有名望。想要求他一幅字,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结语

开头老师就说,现在的酒可不能乱喝,古人能“千杯不醉”,文人墨客能“斗酒诗百篇”,描述酒的量词很多都是碗、斗、坛,而武松打虎喝的酒“三碗不过岗”,就是因为在元代以前,出现的酒都是发酵酒,一般度数比较低,不超过二十度,不像现在意义上的白酒,而且多以甜酒为主。所以他们的“斗酒诗百篇”,咱们就欣赏欣赏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酒味相投李白的偶像是酒鬼忘年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