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希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江南念念不忘,追根溯源,是小学的语文课上。
课本上的素描插图,小桥流水人家,时有船舶穿行其中,水气笼罩,带着别致静谧的朦胧美。
我喜欢在金秋时节寻访江南,金*的银杏,火红的枫叶,蕴藏着一丝清冷的气质。
江南很大,每一次出行,都来不及看遍所有风景。这一次,去六朝古都南京,与历史相会吧。
从南京禄口机场驱车前往市区,记忆最深的便是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已到初冬时节,叶叶梧桐飘坠,像枯叶蝶在飞舞,凄美中带着一丝浪漫。仅是这条栽满梧桐的机场路,便开始让我醉心于此。
江南·金陵
南京,六朝古都,史称金陵,这是一座将历史融于现代生活的古城。跟着车流往市中心走,总会在繁华地带看到城墙古迹,仿佛穿过城墙,下一秒便能去往几千年前的皇都。
穿过繁华的现代商圈,来到秦淮河旁的夫子庙街区,我们找了一家客栈歇下。客栈门很小,小到你不仔细观察,甚至以为只是一块不起眼的古迹。从客栈门右拐,悠长的石板通道,豁然开朗。前台精致的大堂藏匿其中,把外界的喧闹隔离开来。
站在房间的阳台向外遥望,古秦淮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对面,有个古渡口,名唤桃叶渡。望着已然安宁的街边渡口,谁又能记起,它曾繁华不可一世,最后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呢。
来到夫子庙,江南贡院是必不可少的打卡之地,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走进这里,感受古时文人赶考的艰辛以及心底的伟大抱负。你可从占地众多的建筑群和名人榜上,想见金陵文化的千年昌盛。
我来之时,银杏正值金*。从牌坊之前停驻远望,暖阳洒下,满街金灿。石板长街上皆是飘落的银杏叶子,层叠铺满,弯腰去捡,每一片都色彩鲜明,向你述说着它飞舞而下的故事。
这边的白天比广东短暂了许多,手表的指针刚指向17点,夜幕已然降临。
跨过台阶,我在傍晚时分走进夫子庙大成殿,收获了别致的寺庙夜景。如果说白天的银杏,是暖色调,那么此时在月光的反射下,它们便换了性格,成为了高冷的贵公子。刚巧农历十五,圆月高挂,我在殿外走廊坐下,与满地金*对话。
走出殿外,是古秦淮河之带,一艘艘画舫停于码头,等待着游客的号令。我俯身上了其中一艘画舫,在船夫的带领下,体验了一把水中人家。
画舫晃悠,船行换景,秦淮河的波浪声在耳畔清晰可闻。环顾四周,靠岸而憩的旅客,在昆曲声中肆意交谈。岸边的新与旧,在秦淮河中交织叠影,融为一体。抬头,恰好经过朱雀桥。
金陵的一日,在夫子庙走走逛逛,便度过了。
翌日,驱车前往几十公里开外的栖霞山,奔赴那片漫山遍野的红枫叶林。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山的明秀,早已有了甚高的美誉。
已是12月初,藏在栖霞山间的枫叶,因气候更为寒冷,枫林如火,漫山红遍。目光所及之处,枫林连绵一片,如霞如锦。拾阶而上,观赏层林尽染之貌,感知它的百色风情。
栖霞山内,有一座千年古寺,禅意深深,佛韵悠长。古瓦红叶,冬日暖阳,拾一片枫叶,放在心尖,祈求来年美满安康,平安顺遂。
江南·姑苏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苏州,亦是江南必走之处。我喜欢称它为姑苏,因为更有韵味。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便从博物馆走起。拥有建筑之美之赞誉的苏州博物馆,将现代建筑与中式传统交融,简约素雅的建筑中放养着色彩艳丽的锦鲤,除却其中文物的观赏价值之外,苏博这一方天地,充满了雅情逸致。
走进苏博,就像走进粉墙黛瓦的苏州古民居。其中颇有心思的池塘和假山,在流动之美的同时亦有山水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
走出苏博,顺势拐进隔壁的拙*园,那是真正的苏式园林所在。
漫步在假山之间,穿行于长廊下,厅堂水榭,花雨楼台,一步一景,都是姑苏城书香诗文的气质。
江南·人家
住下的金陵客栈窗外,往前可去繁华商圈,往后可至牌坊老街,十字交叉口处,有着交融的烟火气儿。
清晨七八点,街边小摊开始忙碌,家家户户的蒸锅上蒸腾着热气,空气中满是蟹*汤包的香味。我饥肠辘辘,挑中最热闹的一家,跟着大哥大姐们,穿着棉袄,窝挤在暖和又窄小的店铺里,塞下满嘴的汤包,意犹未尽。
吃饱饭足,远远地看到三五成群的大叔们,靠在桥头聊着家常,手上都捧着不尽相同的鸟笼子,互相展示着自家养的鸟儿,交流遛鸟的经验。
在前往景区的路上,一不小心走入了白鹭洲公园。清晨这个点儿,公园里满是晨练的老一辈们。
园里的枝头树丫上,棵棵都悬挂着鸟笼子,练肺活量的可不止老人家们,还有他们笼养的小鸟儿。鸟儿在枝头叫唤,发出清脆如铃铛般的鸣叫声,我好奇的拿起树枝逗了逗,鸟儿的主人在远处,友好地向我点头示意。
假如爷爷还在世,定特别喜欢如此这般遛鸟。
在景区,我在门口请了一位实习导游,入园讲解。与她进行简单的沟通之后,她便跟在我们身侧,讲起了景区的前世今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温柔的声线,以及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有些许费劲,但却蕴含着昆曲的调调儿,带点唱曲的味道,别有一番特色。
江南·美食
这江南啊,定有让你念念不忘的美食。
记得初入南京,满街头的鸭血粉丝汤,已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晚餐之时,寻得一家南京大牌档的酒家,跟着点了好几样招牌菜,颇为暖胃。
清汤口感,粉糯的粉条,新鲜的鸭血,疲惫旅途之后的能量补充,鸭血粉丝汤确实为镇店之宝。
坐落在夫子庙街边的鸡鸣汤包,汤汁十足,却又不咸腻,试吃过众多汤包,只有这家让我念念不忘,连着吃了两天。
咸水鸭,几乎也是街边小巷的地道美食。味道嘛,等同于广东的白斩鸡,新鲜清甜,小巧玲珑。
饭后甜品怎能缺席?这不,古法糖芋苗便是看家甜点。一碗下肚,甜而不腻,又带着一丝丝酒糟的味道,过分清甜可口。
苏州的松鼠桂鱼,用酸甜之味,去掉了鱼肉的腥味,特制煮法使得外酥内嫩,就连我这不爱吃鱼的人啊,也吃得分外享受。
入梦·再见
又一次圆了江南之行的梦,如想象般静谧与清美。
烟雨江南,水墨丹青,人间天堂,一处真实的梦幻佳境。
在吗?一起去一趟江南吧,我弹昆曲儿给你听。
·END·
谢谢你,来到这里
小柒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