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二十三,糖瓜粘”,今天民间要向灶君供上糖瓜、糕饼等,祈福求顺。“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开始进入过年节奏,扫尘、剪窗花、沐浴理发、守岁拜年……
除夕7天倒计时,年来啦!
京西小年有什么风俗?
旧时,京西几乎家家供有灶王爷,其实就是一张木板印制的画像,贴在灶台上方。灶王爷像有的印有对联,如果没有,就自己写一幅贴上。
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
京西有句俗话说:“家里除了灶王爷,就数我大了”。可见灶王爷在民间家庭中的地位不低。买灶王爷像不叫买,叫请。
由于灶王爷回天是汇报一年的事,也意味着旧的一年结束,所以人们把腊月二十三当小年过,晚上要吃饺子。吃完饺子,把炉火升旺,全家聚集在一起,在供桌上摆设糖瓜、糖棍和香蜡纸码,还有草料一碟、凉水一碗(是给灶王爷的坐骑马预备的)。蜡扦下压着*钱、千张、纸元宝等敬神之物(钱粮)。然后由男家长主持,上香后按辈份和年纪,依次向灶王爷三叩首,随后肃立十分钟。等香烛即将燃尽时,再三叩首,把香根子等拔下来,连同灶王像、敬神钱粮和草料等一齐拿到院子里,加上事先准备好的松枝、芝麻秸等,一起焚化,边烧边祷告,这就是旧时的民间祭灶。祭完后,大家把糖分吃了,一般是大人吃的少,小孩吃的多。
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但京西的妇女也参加祭灶,只不过是男人先拜、女人后拜而已。
京西还有“醉司命”之说,即有条件的祭灶时往灶门上抹酒糟,也是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说好不说坏。此外,还要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给灶台抹上一层新*土泥。
京西有些地方,还有腊月二十三之后开始“封刀”的说法,吃用的东西需要切的,提前都切了,但多遵守的不好。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破的最彻底的就是不供“灶王爷”了,也没有卖的了。人们在这一天,吃糖瓜,吃饺子,甚至也放鞭炮,也称“过小年”,但就是不“请”不供灶神了。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小年的习俗,你应该知道
祭灶王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吃“糖瓜儿”除了祭“灶王爷”,在北京城过小年另一件重要的事儿那就是吃糖瓜儿了。话说这个糖瓜儿原本是贿赂“灶王爷”的另一种手段。老北京人认为,祭灶王爷的时候供上糖瓜儿,灶王爷的嘴就被封住了,到了玉皇大帝那儿汇报的时候,坏话就不容易说了,说的都是好话了。“糖瓜儿”最终让灶王爷嘴封住没有我们不知道,反正胡同里的孩子们嘴倒是封住了。谁家给的糖瓜儿多,这胡同里的孩子在小年这天就说谁家好话最多,以后也就最帮谁家忙最多。所以,在北京城儿过年,因为糖瓜儿,孩子们最开心。
扫尘土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贴春联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灶王爷是谁?为什么要祭祀他?
灶王爷的来历这位尊神也有多种“出身”。《淮南子》说,*帝、炎帝“死作灶神”;《五经异义》说,灶王爷名叫苏吉利,王搏颊是他夫人(即灶王奶奶);而《西阳杂俎》说,灶神是一个貌如美女的隗姓之人,但又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
清末民初起,北京地区流传的《灶王经》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由于通俗易懂,被北京地区人们所接受,并传开一句民谣:“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
为什么要祭灶神?祭灶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最早称“纪灶”,纪念最早用火把食物加工成熟的人,后来演变成祭祀灶神。
相传后汉时有一叫阴子方的人,腊日早晨做饭时见到灶神显灵,便把家中的*狗杀了,祭祀了灶神,此后其家世代人、财昌盛。人们竟相效仿,沿袭成俗。
及至近代,又演变成“糖瓜(麦芽糖制成瓜形,又称关东糖)祭灶”。据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腊月二十四要回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于是人们就在头天晚上为他送行,用糖瓜、糖棍粘住他的嘴,让他“多多美言,少说坏话。”
文/安全山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