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整形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常熟人过廿四夜,妈妈喊你回家吃馄饨团子咯
TUhjnbcbe - 2021/3/4 1:54:00
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临近除夕,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

问常熟人,

年味哪天开始最真切,

莫过于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了,

我们常熟人称之为“廿四夜”。

小花生记忆中的“廿四夜”还停留在家里有灶头的日子里,

奶奶很早就开始包馄饨,做团子,

因为晚上还要“祭灶”。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完馄饨团子,

小朋友开心的在田间奔跑,

点着“毛柴”,

放着烟火,

年真的来了!

爷爷一边陪我们点“毛柴”

一边嘴里教我们唱着:

点点柴,柴(赚)柴(赚)柴(赚)

柴(赚)到开年大发财。

如今想来,

我竟然也没有问过爷爷这歌的出处,

也许每个乡镇的歌类似,

但又有不同。

无忧无虑的日子里,

对年的渴望最强烈。

民俗专家胡燮敏介绍说,京城一般是过廿三的,南方人则是过廿四。常熟廿四夜一般都要祭灶,准备水果、蔬菜等,家里准备香烛以及“纸马”,祭祀后会用糖在“纸马”嘴上粘一下,表示封住灶王爷的嘴,上天都说好话。随后将纸马放在油盏盘架子里烧掉,象征送灶王爷上天。此外,廿四夜常熟人一般都会吃馄饨团子。现在由于有灶头的人家少了,所以祭灶也比较难看到,特别是市里不太看到,乡下有些人家还保持着传统。——根据常熟日报整理

“廿四夜”对于常熟人来说,

是挺重要的一个节日。

现在奶奶已经退居三线啦,

我妈是主要负责人,

包馄饨,做团子,

家里还有小捣蛋,

其乐融融。

母上大人出品外加小兔崽子自制小团子

荠菜肉馄饨最受欢迎,

全肉馅团子个个饱满,

老爸还要温上两壶米酒,

边吃边聊,

悠哉悠哉!

图片出处:常熟日报

一旁的妈妈早催着了,

赶紧吃完,

还要“谢灶”。

在奶奶的指导下,

把“灶家老爷”(纸)请上灶台,

旁边奉上水果和茶水和豆腐干,

点上蜡烛,

以慰藉一年来在灶头上被烟熏火燎的灶王爷。

每到这个时候,

家里的两个娃娃就要争先去拜拜,

嘴里还念念有词,

身体健康,

念书聪明……

“廿四夜”到了,

早点回家陪爸妈吃碗团子,

团团圆圆的才最好。

科普:小年习俗

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国,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主要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卫生。北方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祈安康的宗教仪式。

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旧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厨灶中间,记录了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送灶,多在*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过年还有什么好玩的

记得找我们常熟生活君哦~

(合作请联系:云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熟人过廿四夜,妈妈喊你回家吃馄饨团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