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整形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你为什么转文 [复制链接]

1#

“你在三班呆着不挺好的嘛怎么跑文科班去了?你到底为什么转文啊??”

一年来

我被问这个问题

无数次

一开始我本来还想数一下的

这样我就可以告诉下一个问我的人

“哈!你是第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

然鹅

我发现

根本数不过来好吧!!

其实一直以来

我似乎对这个问题都在逃避

比如

“俗话说得好

追不到的人就别追了

我发现我和文科两情相悦”

以及离开三班的时候的告别“演讲”

其实这些基本就是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尽管有些东西也确实很正确

因为一直以来

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

明晰的答案

但别人一次次问起

也是我对自己一次次的叩问

上周学水之后

我突然发现

以后竟然真的不用搞理综了

回想起四年来

(从初一学生物到我高一转文)

(毕竟在文科班学的根本就是文科理科)

(你懂嘛)

被理综苦苦折磨的日子

真的特别感慨

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但由于实在杂乱无章

所以静置一周直至今天

之前胡乱敷衍的时候我曾说过

“哪有什么所谓正确的选择

选什么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经历不同而已”

后来我发现

选择这个东西

也许确实有“最佳选项”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连岳在很久之前发过一篇文章

讲的大概是“如何选购一件商品”

他提到“购物三原则”

我觉得套用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

也真是非常合适

“你喜欢”

“你适合”

“你需要”

1「喜欢」

对于选科

自我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之后

我就没想过选

除了理科之外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我打小是受什么文化的影响啊

我总觉得

理科很酷

学理科的女生更酷

老子最酷

所以老子以后绝必要学理

就是这个逻辑

以及受互联网糟粕文化影响的

历史虚无主义

“研究历史有什么用人家美国人历史那么短发展还不是那么好那是因为人家懂得向前看blabla”

以及某些蜜汁陶渊明式出世哲学

“以后千万别当官”

“当代*治都是垃圾”

但是

我自己也并没有发现

我有多热爱文学

就拿小毛作比较吧

小学的时候

我周末是一定要去书城看书的

一看就是一整天宛若一座雕像

然后再借一打书扛回家

为了借更多书我们家甚至办了两张借书卡

这样就可以一次借20本如果没记错的话

但要我做什么奥数

不到十分钟我就能睡着

但是小毛就不一样

人家就是不太喜欢啃书

但人家就是可以做奥数一做一整天

然而我并没有觉得

这点微小的差别算得了什么

我甚至一直都想当然地认为

“当然是文科比较好玩啊

但是学习又不是为了好玩

毕竟

人生来就是为了受苦的”

)突然藏传佛教

就是这个逻辑

直到我高一下学期

有一天

我那个标准理科直男父亲说

“我一看历史书就想吐”

这令我十分震惊

于是我又特地去做了

随机抽样调查

然后发现

我身边的大佬们

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

“觉得文科很不错但是为了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忍痛割爱才选了难度系数更大的理科”

不存在的

“文综课?当然是写物理啊!要不就睡觉呗”

“*治课?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不知道就是听不懂啊”

“写数学还是看小说?当然是写数学啊!”

怎..怎么

你们都是这样的吗!!

细思极恐。

我这才发现

原来

文综课也许全班真的就我一个人

跟着老师在那里嗨

原来

他们说我是学文综最认真的理科生

也许真的不是开玩笑

原来

当时下定决心爆肝一个月理科

发誓一个月之内再也不碰文综的时候

突然掠过心头的

“舍不得”

真的不是因为自己想偷懒

原来

他们选理科

完全不是和我一样的所谓

“道德绑架”

“你不是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学理的吗”

“当时去亚迪不去百外不就是为了学理吗”

“都走到现在了怎么能反悔呢”

“说好的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呢”

而是因为热爱

是那种

发自内心的

真正的

对于理科的热爱

原来

真的

“我们不一样”

直到我终于转文

我才发现

原来学习真的可以是

单纯地因为

“我喜欢”

当时跟我的理科老师告别的时候

雪姨笑着对我说

“你看,你学文科

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我才发现自己

整个人都洋溢着幸福

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就算嘴上不说

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只是因为喜欢

我可以在星巴克

对着“枯燥”的*治书

背上一整天

无怨无悔

只是因为喜欢

我可以爆肝四小时的历史

一口气刷完必修一到必修三的王后雄

即便头昏脑胀

也觉得自己还有力气

仿佛自己是个永动机

只是因为喜欢

我可以把手机锁屏桌面壁纸

通通设成地形图*区图铁路图气候图

看上一万遍也不曾觉得烦躁

过了这么多年

我才发现

自己爱的其实是文科

过了这么多年

我才终于长吁一口气

“我找到你了。”

2「适合」

如果说

“我喜欢”

是转文的一个根本原因

那么

高一下学期的段考也许就是

传说中的

“导火索”

上一篇应该也有提到一些

高一下的段考给我的打击

真的可以说是巨大的

当我看到自己

两百多的级排

4字头的班排

以及班会总结时

“单科最低分”那一栏的化学和生物

赫然打着自己的分数时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两百名的落差

换做是谁都不是那么好接受的

简直跟无绳蹦极一样嘛

当时我的朋友们都安慰我说

没事的没事的

人有失手马有乱蹄

谁没有翻车的时候呢

也许只是你学文综占用的时间太多了呢

于是如上文所述

我毅然扔掉了文综

暴学一阶段的理科

结果却只是

级排勉强够了个三位数1字头

班排也就3字头

讽刺的是

一个月不学文综的结果只是

我的文综从88分掉到了86分

然而我爆肝一个月的的理综

虽然似乎略有起色

却仍然是一条翻着白眼的咸鱼

但是这一个月里我也是每天都在

思考人生

加上二段考成绩出来之后

真的十分失望

因为

付出和回报

完全***不对等嘛!!!

我上课记的笔记

我按时完成的作业

我挤时间刷完的王后雄

我回家之后两整天排满刷的课

全都见*了吗???

在这里为了证明我真的有学得很走心

让你们感受一下

这是我的理科笔记

然后这是我的理科成绩

这是我的文科笔记

然后这是我的文科排名

(请大家忽略我的乐色语文和数学)

所以

现在你们懂我说的

“付出与回报完全不对等”

是什么意思了吧

所以

有些东西

真不是

光靠努力就能得到的

我们总说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其实苦劳一点都不值钱

除了父母之外

没有人会在意你付出了多少

我爸看了看我的成绩

叹了口气说

“我觉得你这段时间

已经尽了百分之两百的力气了”

“我觉得你现在再不转文

以后可能会后悔的”

于是

“理化生都见*去吧!!”

“老子不玩儿了!!”

于是我在郭特开了选修3-5之后

我告别了三班的小伙伴

来到了走廊对面的11班

在距离三段考

刚好还有一个月的时候

(贫穷的)我到教材室掏空了钱包

搬回了一整摞文综教材教辅

文科从零开始

自学。

当时也没有刷课

就是自己按计划

每天每科往前补两课

虽然任务挺重

但我很开心

因为

“到文科班都不用怎么写作业啦!”

因为在我眼里除了理科之外

其他作业都不叫作业

都叫“放松身心”

于是我在一个月之内

愉快地补完了

文科生三个月学的东西

然后

佛系三段考

“哎呀我一个new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