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整形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讲张烧ldquo狗屎香rdquo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里治疗的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很多老苏州都知道,苏州闲话里称说话聊天为“讲张”,这个“张”,说的就是张士诚。为什么呢?因为元末明初,张士诚在苏州称王,善待百姓,苏州百姓都很拥戴他。张士诚像丨网络张士诚对于苏州曾是个重要的存在。直到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都留下很多有关他的印记。烧“狗屎香”、酒酿饼、皇废基……今天我们就说一说苏州与张士诚的那些事。△《张士诚纪功碑》现藏于报恩寺北寺塔旁01

每年烧“狗屎香”,纪念张士诚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苏州人都会在家门外烧“狗屎香”。据说那天是地藏王生日,张士诚起兵时自称是地藏王转世,明面上说是烧地香祀地藏王,但老苏州知道祭祀的是张士诚。据说当年老百姓为了帮助张士诚突围,从葑门、盘门直到蠡墅,一路遍插香火引导他,祈愿他能逃脱追捕。还有个说法是,齐门失守后,张士诚带兵往胥门跑,百姓怕他被追兵追上,就在他走过的路上插上棒香遮没马蹄印,追兵很奇怪,百姓便说这是给地藏王菩萨烧香消灾纳福。“狗屎香”又叫“久思香”,“久思”正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由于当时害怕朝廷报复,百姓不敢光明正大光明怀念张王,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狗屎”这个略显粗俗的名字。02

酒酿→救娘,一片孝心在饼中

酒酿饼,苏州传统的名点。从前,苏州人就有一个习俗,寒食节时要吃酒酿饼。尽管现在很少有人过寒食节,但是这酒酿饼,还是要吃的。说起这个酒酿饼,也和张士诚有关。传说,当年张士诚因误伤人命,带着老母亲逃命,当时正逢寒食节,挨家挨户也找不到吃的,尤其是老母亲饿的奄奄一息。张士诚泣不成声,感天动地。一位老伯见张士诚孝顺,母子两人又这般可怜,便用家中仅有的酒糟做了几个饼给他们吃,这才免得两人被活活饿死。几年后,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为报答当年老伯的救命之恩,下令寒食节要吃酒糟饼,名叫“救娘饼”。后来朱元璋称帝,百姓迫于压力不敢叫“救娘饼”,改称“酒酿饼”。03

苏州这些地名都与他有关

苏州城里和张士诚有关的地名就更多了。比如五卅路附近的皇废基,原本叫王府基,巷子不长,却大有来历。春秋时期为吴王宫城一带。战国时,楚国春申君*歇封吴,也以此处为宫城。张士诚在苏州时,也将此处设为王宫,直至张士诚兵败,其妻妾在齐云楼纵火自焚,致使子城王府成为废墟,废基之名由此而来。说到南园宾馆,苏州人肯定不陌生。作为曾经苏州市国宾馆,这里接待过很多来苏的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社会名流……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南园”二字也和张士诚有关。当年张士诚与朱元璋对峙,后来大将徐达把苏城团团围住,想使张士诚弹尽粮绝后投降。有谋士建议他在城內种植水稻。张士诚采纳建议,开辟了南园、北园的荒地种植水稻。水稻收上来后,需要堆放,于是他又在城东荒地上建了几个大仓库,于是,相门西北面的“仓街”之名由此而来。到了清朝,官仓也继续修建在这里,仓街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了。除了张士诚,张士诚的亲眷对苏州的地名都有影响。比方说他的女婿潘元绍,听说朱元璋进城了,忙回家与七个小妾商量对策,立誓殉国。结果他自己却跑到朱元璋那儿投降了....但苏州人深知其中猫腻,就给这七位小妾建了一座七姬庙,于是就留下来了“七姬庙弄”这个地名。

苏州人为何不忘张士诚?

俗话说“成王败寇“,战败了的张士诚为什么到了现在苏州人还会去纪念他呢?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之初,开辟农田,轻徭薄赋,还发展水利,恢复民生。在苏州城被攻破之前想自我了断,曾下令放火烧毁自己的府邸,但特别嘱咐底下人千万不要烧毁其他的房屋和建筑,保住老百姓的生命财产。苏州百姓感激万分,尊称他为张王。因为朱元璋,苏州发生了历史上首次人口动荡——洪武赶散,数十万江南百姓迁徙至苏北并严令禁止迁回。加之明以来江南沉重赋税。相比之下苏州百姓更感激张士诚的恩德。

朱元璋丨网络

时至今日,很多老苏州谈起张士诚,仿佛在说自己亲人,于他们而言,无论是历史真相,还是虚构传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张士诚,这方水土有了别致的故事和传奇。

*部分文字来自姑苏好时光、施斌聊斋、姑苏古城、苏州李刚评话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看见苏州综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COMMEND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