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治的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我脱险了,但是我还会回去!”这是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乘坐军舰匆匆离开菲律宾战场时放下的一句承诺。三年后,当麦克阿瑟率领美军战胜日军再次登上菲律宾的领土时,他自己也终于兑现了当时的承诺。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将军之一,他所受到的赞誉和非议都超过了其他美国将领。他曾两次参与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作为上校前往法国参战。真正让麦克阿瑟扬名的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军事才能在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盟军司令的麦克阿瑟常常出奇制胜,他的战法既有冒险,又有创新。他能够在战局中充分发挥己方的海空机动优势,以减少伤亡,又让大批日军无用武之地,加速战争进程。在俾斯麦大海战、莱城战役、拉包尔“车轮”计划、莱特湾大海战、收复巴丹以及冲绳战役中,有很多成功范例。
但是,如此光辉璀璨的战绩也无法掩盖他曾犯过的两次重大错误判断。一次是在与中国志愿军在朝鲜交手时,他曾经放豪言道:“圣诞节前让士兵们回家!”众所周知,这件事情的结果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大大地打了脸。而麦克阿瑟的另一次误判则可以称得上是他一生中的污点——由于他的轻敌和误判,珍珠港事件后,美军再一次丢失痛击日军的先机,而作为五星上将的麦克阿瑟无力转圜战局的情况下居然扔下部队和盟友,自己坐着鱼雷艇跑到了澳大利亚。
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就在珍珠港袭击后不过五个小时,日军的飞机再度出现在了美军的头顶上,这一次日军的轰炸目标是菲律宾最大岛屿吕宋岛。
日军在吕宋岛上炮制了第二个珍珠港事件,还因麦克阿瑟的轻敌和误判,让在菲律宾的上万士兵遭到了日军的血腥屠杀。究竟是为什么麦克阿瑟会被日本打得丢盔弃甲?此战又对太平洋战争、麦克阿瑟本人造成了哪些影响?
轻敌?实力不足?究竟为何败走?
从吕宋岛败走是麦克阿瑟一生最大的耻辱,那么吕宋岛或者说菲律宾这么个小地方为什么会引起日本帝国的猛攻?
菲律宾是一个美丽的千岛之国,大大小小七千多座岛屿就像珍珠一般从北向南像星星洒满了西南太平洋的茫茫一角。由于菲律宾的位置正处于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出口,扼守着太平洋,所以菲律宾又被叫做“开启太平洋门户的钥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美国已经在菲律宾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其中菲律宾最大岛屿吕宋岛正是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这些基地不仅阻挡了日军的南进,还直接威胁着日本本土的安全。对日本帝国来说,菲律宾一直是一处非常有战略价值的地区,这不仅是一个对日本本土直接构成威胁的地方,也是日军夺取东南亚资源的重大绊脚石。因此日军攻占菲律宾势在必行。
▲菲律宾地图
年日本就已经拟定了南进的作战计划。11月15日,日本的御前会议就曾经批准了日本陆军的南进作战计划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日军将先摧毁美国、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根据地,进而继续南进占领南太平洋的重要地区。
▲珍珠港事件
年12月7日,日本人猝不及防地偷袭了珍珠港,珍珠港遇袭后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此时,麦克阿瑟正住在菲律宾马尼拉饭店楼顶上豪华房屋里享受着远离战火的和平。珍珠港遇袭的电话突然而至,电话里指出菲律宾离日本很近,要求麦克阿瑟注意戒备。
然而这样的警告完全没有引起麦克阿瑟的一丁点重视。此前,麦克阿瑟还多次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里都表示自己从不把日本的军事机器放在眼里,他认为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各种远征作战中伤亡惨重,日军会被中国的军队拖得精疲力尽,而无暇顾及别的地方。麦克阿瑟始终不相信日本人会公开采取针对美国的军事行动,就算日军真的要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那么至少要到年4月。他还曾天真地设想过,假使日本开始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也会首先正式宣战。
实际上,在珍珠港遇袭时,美军虽然失去了先机,但驻菲律宾的美军仍旧掌握着一个非常好的战机,倘若不是麦克阿瑟的决断,也许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失败的速度会更快。那时候远东空军司令刘易斯·海德·布里尔顿在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以后,立即建议美军派遣轰炸机对驻台湾的日本空军实施报复性的打击。但遗憾的是他的建议并没有被麦克阿瑟采纳,美军在珍珠港事件后错过了最好遏制日军的战机。
▲被轰炸的美军飞机基地
珍珠港遇袭后不过几个小时,日军的飞机就已经飞到了吕宋岛的上空,攻击了克拉克机场以北和以西的地区。日军此次出动大批战斗机和轰炸机袭击了克拉克和伊巴机场,这场袭击并非珍珠港事件一般还无征兆,只是麦克阿瑟过于轻敌,完全没有考虑对日军可能突袭的行为作出防卫。而美军的不设防让日军白捡了大便宜——美军的飞机还像珍珠港时候那样整齐地排列在飞机场上,成了日本空军的活靶子,而吕宋岛的机场也成了第二个珍珠港。
连续两日的轰炸,日军一下子就摧毁了美军一半以上的重型轰炸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战斗机。有着空军和海军的火力支援,日本的先遣部队在吕宋岛多点成功登陆,夺得了机场和制空权。面对涌上吕宋岛的日军,麦克阿瑟竟然还选择将美国军队和菲律宾军队分兵部署。面对训练有素的美国大兵和基本没有战斗力的菲律宾士兵,日军果断选择了挑软柿子下手——他们对着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菲律宾军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没有任何意外,菲律宾军队方向迅速被日军击穿,成批溃逃的菲律宾士兵严重影响了美军的士气。菲律宾军队溃败后,美军士兵也成了一盘散沙,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只能在日本人的进攻下节节败退。
而且失去空军力量后,美国的海军舰队对于掌握有空军力量的日本军队来说就如同海面上的移动坐标一样。在珍珠港事件中受到重创的太平洋舰队也失去了支援菲律宾的能力。登陆后的日军已经形成了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军主力的有利态势。
其实如果按照原本的作战计划,曾经设想过美菲联军作战不利,并且对美菲联军有进一步的安排——如若作战不力,麦克阿瑟将带领联军士兵退入工事齐备、物资充足的巴丹半岛,调整态势重新进攻。可是就在日军发动下一波进攻之前,美菲联军尚有调整机会的时候,麦克阿瑟突然否决了这一作战计划,再次迷之自信的他还固执地认为他的军队能够守住整个吕宋岛。没有丝毫意外的,日军再次打了麦克阿瑟的脸,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日本陆军肆无忌惮地向美军发动进攻,打得美军毫无还手之力。
▲遭到攻击的舰队
美军只得把仅剩的十七架轰炸机撤到澳大利亚,亚洲船队和在南亚的舰队也不得不成批地撤往澳大利亚。此时,麦克阿瑟手里既没有空军又没有海军,美军彻底失去了在该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同年12月10日,在无数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日军开始登陆菲律宾本土。
▲年12月12日,被日军轰炸后的菲律宾
年的圣诞节和年的新年,世界各地的盟军都过得十分焦心。虽然美菲联军的顽强抵抗使得战局陷入短暂的焦灼状态,但随着日本海陆空的不断增援,美菲联军的败局已经无法挽回。
在年3月中旬的一个深夜里,麦克阿瑟没有任何预告地突然丢下他的部队以及盟友,带着家眷在四艘鱼雷快艇的护卫下,突破日本人的重重包围、撤离了菲律宾。在经过三十五个小时、五百六十多英里的海上航程,麦克阿瑟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澳大利亚。
▲本间雅晴
麦克阿瑟作为将军撤离后,留在原地的部队即使投降也受到了日军非人的虐待。指挥菲律宾进攻作战的是日本陆军的本间雅晴中将,虽然他喜欢舞文弄墨,还曾为日本裕仁天皇讲解和翻译过四百页的报告,因为长着一个红红的酒糟鼻,被日本国内吹捧为“红鼻子语言学家”,但他也是一个十分暴虐的人,尤其是对待俘虏。曾经指挥过南京大屠杀的他双手满是鲜血,对待美菲联军也是十分残忍。
▲投降的士兵们
年4月9日,留在菲律宾的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投降人数约有八万人,这近8万人在本间雅晴的命令下被强行押解到一百二十公里外战俘营。这一路上,投降的士兵无食无水,沿路又遭日军刺死、枪杀。等到了战俘营,约一万五千人死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巴丹死亡行军。
误判造成的第二个珍珠港
实际上日本对吕宋岛的轰炸不仅仅是出乎麦克阿瑟的意料,也是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会设计的一个大胆作战。
当时日军的主要航空力量已经全部投入到了珍珠港作战,如果日军还要进行对吕宋岛以及菲律宾的空袭,飞行员恐怕会疲于应付。而日军选择让战机直接从台湾南部机场起飞,穿越八百公里跨洋袭击,以当时的条件来说绝对是一个疯狂的作战计划。
▲B—17轰炸机
当然,对于拥有“空中堡垒”B—17轰炸机的美军来说,这种跨洋攻击并不困难,事实上在珍珠港遇袭时,远东航空队司令布里尔顿提出的袭击方案与日本突袭的方案如出一辙,只是麦克阿瑟过于自信,这个方案便流产了。
美军之所以对日军空袭没有做好充足的防备,是因为压根不相信日本人的飞机会跨洋远征,可以说这次空袭中日本新型的零式战机的表现完全超出了当时盟军的想象。
麦克阿瑟撤完澳大利亚后,美国媒体还不断美化麦克阿瑟的行为,说他虽然人离开了战场,但他在走之前留下的“我还会回去!”成为美菲联军士兵们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们与日军激战。但这些不过是美国高层欺骗人民的伎俩罢了,士兵们与日军激战的勇气是人在绝境中爆发出来的,而让这些士兵们陷入绝境之中的人显然就是麦克阿瑟。无论怎么包装粉饰他当时的行为,他当时的灰溜溜离开菲律宾、弃部下于不顾的举动都只能被解释为卑劣的叛逃行为。
麦克阿瑟对于日军的错误误判,不仅导致了美军痛失立刻反攻的战机,还白白葬送了几万士兵的性命,更是让美军失去了在菲律宾周围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麦克阿瑟重回菲律宾
虽然麦克阿瑟在三年后,亲自率军重回此地,重夺菲律宾,一洗了当年的失败和耻辱,但因轻敌而错失战机的失误仍旧是他一生的污点。
在战争结束后的年,麦克阿瑟还曾参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但菲律宾与朝鲜战场上的两次错误判断奠定了他注定在竞选失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