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区,农历十二月廿四日是“神上天”之日,在此之前,各家各户就要清理室内卫生,进行大扫除,用竹叶、或榕叶、或甘蔗尾、或长扫把、或红花仙草,对家中天花板、墙壁角落进行清扫,谓之“采囤”。“采囤”把家里的蛛丝、灰尘清理干净,把家具都清洁一遍,这一民俗寓意把一年来的晦气都清出去,迎接新春的到来。“神上天”这一日,各家各户都会祭拜灶神。潮汕人对“灶”尤其重视,做灶必须请先生看时择日选方位!潮汕老式灶是由红砖砌成的上宽下窄的四方形灶台,寓意在于天圆地方,天地交泰,家道和晏!灶用于生火煮饭,是一家人生存的保障,是一个家庭自立的标志。中国文化中的“另立山头”,也是“另起炉灶”之意。而且平时忌在灶上烹煮或烘烤“秽物”,忌在厨房里骂人、吵嘴、打架,忌重放和磕碰锅、盆、碗、筷等。潮汕人对灶的尊崇,也源于灶有“灶神”,也叫“申面公”,正确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简称司命公,属天庭基层公务员,玉帝每年正月初四派灶神下凡,并于腊月廿四日子时上天汇报。中国民间传说,司命公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他了解各家全年大事。每个人做了什么好事、什么坏事,到了“神上天”这一天,他就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有什么说什么,毫不隐瞒。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有趣的是,民间为了让司命公“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民间有的用麦芽糖祭灶神,好把司命公的牙齿粘住,让司命公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司命公不能乱说话。司命公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落汤钱)是时,各家各户祭灶“送神”,供品荤素皆宜,但必备糖品,比如“糯米糍”(俗称“落汤钱”)、甜粿、糖糕等,这些糖食都是祭灶不可或缺的食品。
(红桃粿)
常见的祭品还有猪肉(或猪头、猪腿)、鱼(草鱼、鳞鱼、鱿鱼)、水果(柑、桔、蕉、梨、柑榄、苹果)、面食(干面条、面饼、面包、煎饼、饼干)、各种粿类、糕点、糖果、白糖、茶叶、香烟、各种斋菜、蛋、酒等。祀拜时,人们先是烧三炷清香,然后跪下,口里念念有词,祈求“司命公”上天多说家门的好话,多降福到家门,在新的一年里能阖家平安,吉祥如意,能赚大钱。烧香完毕,就让“司命公”携带这些礼品上天。
忙完“神上天”,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扫码